“艺术与科技实验室”线下沙龙|07艺术家电影:电影的吸引力
关于本次分享会
“艺术与科技实验室”与几位译者经过两年的潜心打磨,于2024年先后推出了三本新媒体艺术佳作中译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艺术家及实践为主体的新媒体艺术细分领域简史在我国出版的相对缺失。
《实验影像:艺术家电影》由艺术家电影的权威、英国研究者、策展人大卫·柯蒂斯(David Curtis)撰写,著名导演、艺术家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作序推荐,我国优秀电影学者孙萌担纲翻译,记录了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艺术家对电影制作的迷恋,展现了活动影像的另类历史。
借由本次新书分享会,我们考虑到电影的多维面向,以及各界对影像相关研究、创作边界和定义的不断探讨,特从国内艺术研究机构、主流电影界、当代艺术影像领域邀请了四位嘉宾,从他们各自的研究与实践视角引出话题、展开讨论,以期为读者奉献一场精彩的思想碰撞。
关于召集人
李镇,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分享主题与分享人
孙萌 | 影像的炼金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影学博士,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从事电影历史与理论、电影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作为精神史的电影史:中国电影中的诗性传统1930—1949》《“她者”镜像: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女性》《电影文化与诗学》《在细语中呼喊》等5部及诗集《绿色熟悉我的声音》,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与省部级研究项目,多次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及论文类一等奖,诗作入选《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诗歌卷》《中国年度优秀诗歌》等多种年度诗歌选本。
李勇 | 纯电影以及电影的物质性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导演、摄影师,2019年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提名,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影视摄影师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电影《墩子的故事》编剧;电影《第一次的离别》摄影师;电影《苍山》摄影师、演员。主要著作有《影视摄像技术技巧》《数字影视摄影教程》《思辩之影像》以及译著《认识数字影像》。
董冰峰 | 艺术家电影:一种在电影与当代艺术之间或之外的实践
策展人与艺术评论家,从2005至2025年,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学术总监、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研究员与谢子龙影像艺术馆(XPM)学术总监。
蒋涵萱 | 一场相遇,一场白日梦
艺术家、独立导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讲师。牛津大学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双硕士,Partisan Social Club成员。作品曾展出于伦敦短片电影节、考文垂双年展、佛罗伦萨当代艺术双年展、2024三影堂摄影奖(获“骆伯年优秀摄影师奖”)、欧洲短片电影节等。作品曾在英国ICA、牛津现代艺术美术馆、法国Paul Éluard博物馆、西岸艺术中心、韩国CICA美术馆等机构展览或放映。曾参与A4国际驻留中心、瑞士PROGR艺术中心等驻留项目。
李镇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孙萌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影学博士;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李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导演;摄影师
董冰峰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蒋涵萱
艺术家;独立导演
(4小时前)
(6小时前)
(7小时前)
(8小时前)
(19小时前)
(21小时前)